新華社利雅得4月4日電(國際觀察)產油國意外減產影響幾何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3日表示,主要產油國從5月起自愿減產總額達到每日166萬桶。這一意外減產消息刺激國際油價顯著上漲。
國際觀察人士認為,主要產油國此次減產意在保障自身利益,凸顯沙特與伊朗關系緩和下美國在中東地區(qū)影響力下降。與此同時,國際油價預期看漲,加大全球通脹壓力和西方央行貨幣政策調控難度。
這是2022年10月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拍攝的歐佩克總部的新聞中心。(新華社發(fā),王宙攝)
“歐佩克+”欲強化石油定價權
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2日宣布自今年5月至年底,日均減產石油50萬桶。沙特能源部說,此次自愿減產是對去年第33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部長級會議減產決定的補充。
在歐佩克“領頭羊”沙特帶動下,伊拉克、阿聯(lián)酋、科威特、阿爾及利亞等國紛紛宣布減產。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等國此舉旨在為穩(wěn)定國際油市提供“預防性”措施,表明由歐佩克成員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未來將更加積極主動應對國際油價波動。同時,沙特也釋放出愈發(fā)強烈的本國利益優(yōu)先信號。
外界先前預期“歐佩克+”成員將維持之前達成的日均減產200萬桶決定至今年年底。去年10月初,“歐佩克+”宣布自11月起在同年8月產量基礎上將月度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此次沙特等國決定繼續(xù)自愿減產,表明主要產油國對國際油價持續(xù)走低趨勢不滿,再次出臺“預防性干預”措施以穩(wěn)定油市。
2022年12月31日,在西班牙馬德里,汽車排隊駛入一處加油站加油。(新華社發(fā),古斯塔沃·巴連特攝)
對于沙特等國減產決定,美國方面表示不滿。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表示,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之際,此次減產“并不明智”。美國賴斯大學海灣事務專家克里斯蒂安·烏爾里克森認為,沙特基于本國利益進行決策,將成為沙特與美國關系的“摩擦點”。
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環(huán)地中海研究院能源與生態(tài)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孫瑱認為,此次減產體現(xiàn)了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尋求避免國際油價被美國過度掌控,努力爭取更大石油定價權。這些國家將以更為靈活務實的手段頻繁發(fā)力,以此保障全球石油市場穩(wěn)定,維護自身利益。
日本日生基礎研究所研究員上野健認為,沙特與伊朗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后,美國在中東地區(qū)影響力受到削弱,沙特石油政策考慮美國因素的必要性減少。
這是2022年9月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拍攝的歐佩克總部。(新華社發(fā),王宙攝)
通脹擔憂加大西方貨幣政策困境
多國聯(lián)合減產決定給近期因銀行業(yè)危機而低迷的國際原油市場注入上升動力。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油價將有每桶5至10美元的上漲幅度。還有預期認為,油價有望重返100美元高位,這或將加劇抑制通脹的難度和西方央行貨幣政策困境。
由于主要產油國意外宣布大幅減產,國際原油期貨價格3日大幅上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4.75美元,收于每桶80.42美元,漲幅為6.28%。6月份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04美元,收于每桶84.93美元,漲幅為6.31%。
受硅谷銀行關閉引發(fā)的美國銀行業(yè)危機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此前一度跌至15個月低點。美國黑金投資公司對沖基金經理加里·羅斯說,“歐佩克+”此舉顯然希望推高原油價格。
美國圣路易斯聯(lián)儲銀行行長詹姆斯·布拉德表示,油價波動可能加劇通脹,并使貨幣當局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3月13日,客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銀行總部外排隊等候辦理業(yè)務。(新華社發(fā),李建國攝)
為抑制通脹,自去年3月以來,美聯(lián)儲已連續(xù)9次加息,當前利率升至2007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歐洲、英國等貨幣當局也跟隨美國貨幣緊縮政策。但激進加息正在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3月以來美歐銀行業(yè)危機就是其后果之一。未來美歐央行貨幣政策節(jié)奏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卡倫·瓦爾德則警示有關貨幣當局應從2021年忽視通脹、錯過加息時機的代價中吸取教訓,“油價對通脹的影響非常重要,當勞動力市場緊張時,成本沖擊會產生更大效應,使通脹更加持久”。
彭博經濟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齊亞德·達烏德認為,減產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上升,并可能迫使各國央行采取更有力行動。(參與記者:于濤)
新華社記者 胡冠 王海洲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