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全國兩會”已進入尾聲。今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鄉(xiāng)村振興”無疑是一個熱詞。鄉(xiāng)村振興的標志之一是讓農民致富,讓農民的腰包和“錢袋子”鼓起來?!吨袊髽I(yè)報》記者了解到,“怎么讓農民工的‘錢袋子’鼓起來”,也是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qū)委會主委戴秀今年向全國兩會提出的建議和思考。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農民工總量超過2.85億人,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072元,2021年已經達到了4432元,比上年增長8.8%。戴秀英告訴記者,她在調研中發(fā)現一些農民工缺乏理財觀念,苦日子過久了,掙錢就花、喝酒打牌、沒有長期打算,最后兩手空空,欠下外債,鬧得夫妻爭吵、家庭不和;有的農民工打工積攢了一些錢,投資做買賣,因為市場信息不靈,資金少沒有經驗,結果賠了;還有的農民工把打工多年積攢的錢用于放高利貸,貪圖高利息,由于高利貸不受國家法律保護,加之不知貸款人的底細,往往最后血本無歸。
戴秀英介紹,農民工普遍抗風險能力弱,但又有通過理財實現保值增值的現實需求。現在不少農民工,面對收入逐漸增加、積蓄越來越多,將注意力轉向了投資理財領域,但面臨看不懂、聽不懂,又擔心虧錢,不敢貿然去試。他們渴望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苦于沒有機會和途徑參加學習。
怎么才能讓農民工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戴秀英認為,首先,要保障工資支付,讓他們的“錢袋子”里有錢;其次,要提高收入,使他們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再次,各項保障要跟上,讓“錢袋子”不再癟下去;最后,加強農民工理財培訓讓“錢袋子”的錢生錢。
對此,戴秀英建議在人社部2020年出臺實施《農民工穩(wěn)就業(yè)職業(yè)技能培訓計劃》中,增加農民工理財培訓內容,強化新生代農民工理財意識,確立正確的理財觀與方法,為農民工普及必備理財相關知識。通過培訓課程,教會農民工從學習記賬入手,摸清家底,記住收入,制訂計劃,謹慎支出和合理理財。